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按职称排序 > 教授 > 正文
魏书胜
姓名 魏书胜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部 哲学学院 专业 哲学
办公电话 85099626 传真
E-mail Weiss170@nenu.edu.cn
个人简介
学术观点
教学工作


本科:伦理学 、中西哲学比较、文史哲写作(哲学部分)、中国哲学(全校通选课)


研究生:伦理学基础理论、中国伦理思想史专题

科研方向







研究领域: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伦理学基础理论、中国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科研项目


1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哲学观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主持,20052006,结项)


2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与建设和谐文化问题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社科基金项目,主持,20082009,结项


3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


4 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传媒企业发展之道(企事业委托项目,主持,20122013


5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31参加人)


6 当代中国哲学的个性化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研究项目,20032参加人)


7 中国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转变的比较研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3,第2参加人)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观研究(吉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122参加人)


9、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082012,第4参加人)


10、当代视野下儒家道德的政治之内涵及其实现方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122015,第4参加人)


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


1人类教育理念的当代转向,《东北师大学报》, 2002-7-12)(cssciA


2着力破除小农意识的束缚,《吉林日报》,2002-7-212)(省级)


3反思“非典”的生命性问题,《长春社会科学》,2003-8-12)(省级)


4哲学即“悟道”——基于哲学发生之问题的哲学观,《恒道》(第三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月版;1)(省级)


5“道德”之人性根据的探寻——康德哲学的内在逻辑及其根本贡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1)(省级)


6、试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从社会理想的结构看,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1)(省级)


7、从“和合”文化传统到“和谐社会”理想,《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2)(cssciA


8哲学的中国理解——从哲学发生的原生性问题看,《新世纪的哲学与中国——中


国哲学大会(2004)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8月版; 1


9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性价值理性内涵——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


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关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年第9期;1)(cssciA


10人类自由的“类”理解——略论马克思的自由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年第1期;2)(cssciA


11、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 《长白学刊》, 2006年第4期;1)(核心)


12沿着先生的思想道路,《山高水长——高清海纪念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8-1 1


13、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2)(国家级)


14中国传统哲学之“虑”的思想方式,《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1)(cssci


15新时期发展观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2)(cssciA


16实事求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操守,《红旗文稿》,2008年第21期;(1


17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新维度,《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1)(cssci


18社会性思维方式中的价值与价值哲学,《价值理念与精神家园》(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9月版,(1)(省级)


19、中华民族的德性精神传统及其当代价值,《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1)(cssci


20、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内在契合,《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1)(cssciA


21、从哲学到哲思,《长白学刊》,2009年第2期;(1)(核心)


22从人的生命本性看道德和伦理的区分,《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2期;(1)(cssciA


23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提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cssci


24 文化精神视域中的延安精神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1)(省级)


25、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政党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1)(国家级)


26、先秦儒家“道德的政治”之价值理想及其当代意义,《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5期;(2)(国家级)


学术著作


1、《“生命之道”的求索——当代哲学的人类性观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独著)


2、《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术》,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独著)


3、《哲学导论》,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二作者)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三作者)


5、《组织力》(撰写第十章“组织文化力”), 人民出版社,2009年。

获奖信息

1、《哲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网络课程),吉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2004年;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5年;


3、《哲学导论》,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2005年;


4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性价值内涵,吉林省伦理学会2006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生命之道”的求索——当代哲学的人类性观念》,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优秀奖,2007年;


6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层价值追求,2010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伦理精神,2011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8、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伦理精神,2011年吉林省伦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化初探,2012吉林省伦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工作经历







1、主要学习经历



1988.9——1992.7 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1997.9——2000.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1.9——2007.7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2、主要工作经历



1992.7——1997.9 吉林省安装公司,团委副书记


2000.7——2009.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


2000.9——2004.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0级本科辅导员


2004.7——2009.7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200710——2008.10 作为中组部和团中央主办的第八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服务锻炼,担任教学科研部基本国情教研室副主任


2009.7——2013.3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2013.3——2013.9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院长


2013.9——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
























学术兼职

吉林省伦理学会理事

鉴定成果
Copyright ?2016 ggy.ne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