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认认真真的把《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在Acfun可以搜索到),又看了看我的屏幕使用时间,在每天都有大量任务的情况下,手机使用时长还是能到2.5-3小时。我不禁产生了一些思考,思考我之前做过的一些戒手机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下面我会结合对戒手机思考来详细说说为什么要戒手机,并且会在文末会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戒手机的方法。
人的属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拥有社会属性的动物特点之一就是害怕自己脱离社会,害怕自己错过信息。在亿万年前信息闭塞的时期这是我们可以保命的保底属性。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下这已经成了一大累赘,重要且紧急的信息变少,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大量的垃圾信息,占着我们本就不多的大脑内存。
同样,我也受它的支配。之前,我学习时仍然将手机放在一个唾手可得的位置,我的大脑似乎被定了一个闹钟,不用过多久就会自动醒过来,提醒你该看看手机了,看看朋友圈,看看手机有没有什么推送。能用自控力去对抗本能的人实际上很少,试着想象一下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用自控力控制自己不去吃那盘可乐鸡翅有多难。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我吃够了玩够了不就行了吗?是的,对于食物而言,吃饱了可能一整天都不再想吃什么了。但是对于手机来说,你永远没有吃饱的那一刻,我们的奖励系统已经被随机推荐算法劫持,你无时无刻都在渴望着下一个更有趣的推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简单的方式不是对抗自己的本能,这是低效且难以实现的,最简单的方式是把手机放的远远的。放在旁边你一上午都没玩,你觉得你自己赢了,但是想想你真的赢了吗?在对抗你本能的时候你又消耗了多少精力呢?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尤其是面对计算能力呈指数增长的人工智能时,你那点自控力更是不堪一击。
下面给出我这最近一年来我做过的尝试,希望可以对你戒手机的路上有一些帮助。
1.手机尽量放在你伸手够不到的地方
•放在够不到的地方或者室外。慢慢习惯之后,这会让你在座位上学习工作时更为专注,你大脑清楚的知道,我一下子够不到了,过去拿是要为之付出一定成本的。
2.关闭不必要的通知提醒
•关闭一切不重要的提醒,或者设置定时推送。我已经把大部分的消息推送关了,个别还要看推送的会设置在中午12点和晚上6点推送一次。重要的通知,比如信息,电话,支付APP可以保留。为什么是这两个时间点呢?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几乎和饭点重合,一到饭点我们大脑就开始期待接下来的美食了,我把对与12点看消息推送的这种渴望和吃饭放到一起了hhh,这只是我瞎搞的,大家可以自行设定。
3.卸载清理手机上的不必要软件。
•清理一切你用不到的软件。算算你自己一周能打开几次,不要有我可能日后需要的想法,如果日后开始需要了那就下载回来。现在只留下最基本的软件,最常用的软件就好,让你的手机变得清爽,让你只看一眼就知道这个破手机没什么好玩好扒拉的。
4.首页放和工作学习有关的内容。
•建议可以放置一些学习APP,屏幕使用时间,备忘录提醒事项等等,这些纯工具属性的应用。就像自行车,你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用的东西,而不是那种你即使不需要也会诱惑你的抖音微博小红书等。
5.增加手机桌面页数
•安卓用户我建议关闭应用抽屉,可以从底下滑动呼出所有应用的那个功能,前几页的页面布局可以参考前一条,因为关闭了抽屉功能可能所有的应用都会在桌面出现,可以把剩下的应用都放在手机最后一页,可能到这里你发现你还是可以很轻易的滑倒最后打开抖音微博刷起来,这时候你就可以用几个没啥用的APP占多页位置,这样就增加了你滑倒最后一页找到打开他们的阻力。如果你觉得自己看微信次数太多了,那就放在最后吧!苹果也是同理,关闭程序坞,快速搜索,siri,要不然打开一个应用实在是太轻松了。
6.设备场景化
•条件允许的话把工作设备和娱乐设备分开,场景化使用他们。不要用工作设备玩游戏冲浪刷剧,时间久了以后你的大脑就会对这个设备产生条件反射,会不自觉的的渴望用它来看剧冲浪。
7.关掉朋友圈
•我之前是一个特别喜欢刷朋友圈的人,每天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刷了四五次朋友圈了。截止到现在我已经关掉一个多月了,现在每次打开微信都清静了不少,少看几次别人的生活,多感受一下自己生活。当然如果你有业务在微信可以酌情考虑,或者参考上一条。
可能有的小伙伴问,为什么不直接卸载呢?卸载当然是最简单的粗暴的一种方法,但是并不持久。我们也不是圣人,在有限制的前提下允许自己适当娱乐,减少我们打开的次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