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看似是小事
但其实也是有学问的
绝非是用水冲一冲就搞定的事情
如果洗澡时间不对
反而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这些时刻洗澡需要注意!
#
这些时刻洗澡要注意!
#
01
空腹时最好不要洗澡
洗澡时一定不能空腹,应该吃饱后,但也不要马上洗澡,尽量休息1小时。
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是避免因饥饿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02
吃得太饱,不要洗澡
肚子饱了,胃肠蠕动,对血量要求较大,而洗澡时血液会向体表皮肤流动,减少了胃肠所需的血液供应量,影响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胃肠问题。
03
酒后不要洗澡
酒精会使血管稍微扩张,导致血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转移到体表时会使血压降低会更加明显,血压降低意味着血流供给不能满足体温的变化,容易昏厥。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04
运动后不能马上洗澡
因为肌肉和皮肤的血管在热水的刺激下会扩张,血液会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特别是心脏和大脑。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或冠状动脉硬化症的人,一旦心脏和大脑严重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05
按摩前后一小时不洗澡
洗澡时,热水冲洗皮肤会加快身体表面的血液循环,使体表充血。
同样,按摩时,气血在短时间内充血,也会引起全身各脏器相对贫血和缺氧,产生眩晕、恶心等不适,甚至昏厥。
年老、虚弱的人在按摩前后要更加小心,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06
注射胰岛素后不要马上洗澡
糖尿病患者不要一注射胰岛素就洗澡。洗澡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速胰岛素的吸收,容易低血糖、头晕,再加上浴室地板滑,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建议患者注射胰岛素半小时后洗澡。
07
若心脏不好,坐着洗澡也无妨
心脏不好的人,特别是老人,长时间站立会感到力量不足,容易摔倒或滑倒。
坐在小凳子上洗澡,既可以节省体力,也不用担心滑倒。小凳子最好是木制的,塑料凳子不结实,遇水容易湿滑,造成伤害。
#
配合"小动作"能缓解不适
#
01
经常搓脸消除疲劳
搓脸可加速血液流动,放松表情肌肉,洗澡时搓脸速度最好为每秒1次,3~5次,每次3分钟以上。
经常吸气促进消化
02
泡澡时,可用热水泡20-30分钟左右,同时进行腹式呼吸,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03
按摩腹部,缓解便秘
洗澡时,用手掌朝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同时拉紧腹部并深呼吸,有助于缓解慢性便秘。
原标题:《洗澡也有“最佳时间”?这几个时间要注意,危险!》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