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干扰的外部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
天气因素:雷雨、雾、雪、大风等天气都会对无线信号的传输产生干扰。物理障碍:山脉、建筑物、地下室、隧道等物理障碍会减弱或阻挡无线信号。电磁干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电器设备、高压电线以及电磁辐射强的设备都会产生电磁干扰。频谱竞争:在高密度的无线网络环境中,频谱资源有限,网络设备之间的频谱竞争会影响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速度。信号衰减: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经历信号衰减,如传输距离、墙壁、障碍物等都会导致信号弱化。多径效应:在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会在传输路径上反射、散射、折射等,这些信号的多次到达接收器会导致相位干涉、信号衰减等问题。电磁兼容性问题:无线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也会干扰无线通信。以上都是常见的无线干扰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会相互影响,对无线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为了提高无线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优化网络布局、增加信号发射功率、使用抗干扰技术等。
2.4GHz频段为工业、科学和医学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 Medical)开放频段,使用此频段的设备有无绳电话、婴儿监视器、微波炉、无线摄像头、蓝牙、红外传感器、荧光灯镇流器等。相对2.4GHz频段,5GHz频段干扰较少,但越来越多的设备也部分开始使用5GHz频段了,如无绳电话、雷达、无线传感器、数字卫星等。通常微波炉的频段以S段(2.4-2.5G)居多,与WLAN设备使用的2.4GHz频段重叠,且微波炉的功率较大在800W和2000W之间,远大于AP和终端的发射功率,即使做了屏蔽,对WLAN产品依然有很大的干扰,当微波炉与WLAN设备的距离小于8m时会严重致使WLAN设备吞吐量下降。无绳电话功率在3W左右,大于AP的发射功率。通过对无绳电话与WLAN系统的干扰测试分析,当无绳电话和AP或终端距离在1m范围内时,干扰显著加大;距离小于0.5m时甚至产生WLAN掉线且无绳电话声音不清楚的严重影响。故建议远离AP设备2m以上。无线摄像头的发射功率在500~1000MW,在室内场景,无线摄像头将可能影响到整个WLAN网络,相对于以上两种干扰较轻,规划时建议远离无线摄像头。蓝牙采用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技术,信道带宽1**z。如果蓝牙设备在一个与WLAN信道重叠的频率上发送,而WLAN设备此时正在进行“发送侦听”,则WLAN设备会随机退避,在这期间,蓝牙设备会跳转到一个非重叠的信道,以允许WLAN设备开始发送。因此,蓝牙设备与WLAN之间的干扰很小,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