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李泠、孙甜甜、杨珈媛】
·参与体育场建设
观察者网:因读者对您还不甚了解,所以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工作履历?比如因为怎样的机缘巧合被派到多哈?在那边待了多久?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胡勤旺:我学习草坪管理专业,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2014年我有机会参与了新加坡国家体育场的建造,外围建筑涉及的不多,主要负责足球场内部的施工,从最开始的理论验证、施工建造到后期的养护运营,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三年。
原本是要继续留在新加坡的,但后来想着国内潜力更大些,所以就回国了。回国后在2018年,由于此前在新加坡积累了一些足球场施工建设和养护运营的经验,以及自己也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因此有幸能和咱们中国的企业一起去了多哈,完成了两个足球场的建设。
在多哈将近4年的时间里头,我和我的同事们参与完成了卢塞尔体育场和974体育场两个场馆的体育工艺方面的施工,我负责的工作内容主要以足球场施工建造为重心,也会兼顾一些其他工作,比如还进行一些与项目各方的协调沟通工作。
建设中的卢塞尔体育场(作者供图,下同)
观察者网:看您朋友圈里对卢塞尔体育场的形容是“走破我两双鞋的地方”。如今卢塞尔体育场已成为卡塔尔的“国家名片”之一,建造难度也比974体育场大很多,相应地,您在两个场馆的工作内容是不是也有区别?
胡勤旺:确实不一样。卢塞尔项目在整个组织架构上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在卢塞尔项目里我参与、负责的东西也比974项目更多些;在974项目中,我主要对足球场的施工建造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施工技术管理员的角色开展工作。所以在卢塞尔才会“走破我两双鞋”,因为日常事务很多。
观察者网:您在先前聊天时说给卢塞尔的草坪打蜡,这是真的吗?
胡勤旺:这是我朋友拿我开玩笑时说的。阿根廷在和沙特的比赛中输了,我的几个朋友用这话调侃我。草坪都是真实的天然草坪,是我们亲自培育成熟后移植进场内的。
观察者网:这卢塞尔体育场由中企总承包,就您个人的经历来看,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难题?
胡勤旺:最大的难题还是气温问题。多哈每年从六月份开始,白天的气温就会非常高,甚至有时候会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利用的就是夜晚,只能在夜间施工,这样一来整体的施工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夜间的照明、湿度、温度与白天不同,可能会对体育场的施工作业带来影响。例如混凝土和钢结构方面,对温度和湿度有不一样的要求,但对于足球场施工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比较影响工人的主要是照明和温湿度。
夜间施工
第二个难题是工期问题。足球场是整个体育场馆施工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的施工时间相比预期会被压缩。原本可能预计需要大概三至四个月,最少也要保证三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我们的工期被压缩得超出预期,同时还需要保质保量。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时间缩短,如缩短一半,投入的人力、设备等物力就得相应增加一倍以上。
观察者网:974体育场看着像搭积木,建造相比之下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胡勤旺:卢塞尔体育场又被称为“Iconic Stadium”,这里不论设计还是施工难度和强度都是非常高的。它的外观是参照卡塔尔传统的碗设计,所以看上去是一只大金碗,当我们拆掉外墙,它是一个很大的钢结构体,这是相对复杂的一部分,相对耗时更长。
建设中的卢塞尔体育场
而974体育场,可以算是几个项目中施工难度相对较小的一个场馆,它的主体就是一副钢架结构,架完后把预制好的集装箱房安装固定到设计的位置上。而且,这些集装箱房间内部已经完成大部分装修,所以后续工作会省掉很大一部分。这个场馆从2019年底开始——记得我2019年11月去看场地时,那里还是一片大荒地——到2021年5月就基本完工了。
建设中的“974体育场”
观察者网:听起来,区别之大就像是做小学数学和高数。
胡勤旺:对,一个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各种专业知识和各个方面的专家的精确论证,在这之后才能进行最后的组装;一个在完成基础的大型钢结构后,把相应的集装箱吊装到位就行,但是钢结构这部分还是经过了各方专家的计算和论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