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门联的习俗
门联一般在岁晚张贴,在红纸上写下吉祥句语,迎接春节来临。若家中有丧事,在办丧事的几天里,红色的门联需用白纸写上挽联遮盖。古时传统上在丧事的一年内,大门的门联更要用蓝色纸书写,第二及三年时就以绿色纸书写,内容由吉祥用语改为思念亲恩,守孝守节等语句。
中国传统上是以左为尊,右次之,因此贴门联亦以门为主体,在其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有些更会在门的上方加一横披,通常写四个字,如新春大吉、如意吉祥、迎春接福、开门大吉、人寿年年等。
包公凭桃符破案
门联由桃符而来,在元杂剧里的《后庭花》主角包公就是凭桃符侦破一宗谋杀案,反映出当时家家户户都有挂桃符的习俗。故事讲述有一少女在一家店投宿,店主垂涎其美色欲施暴,少女当场吓死。店主怕少女的鬼魂作祟,取下门口的一块桃符放在少女尸体头部后弃尸。包公接办此案,发现少女头部的桃符写有“长命富贵”,按当时民间习惯,桃符是一对的,通常写有吉祥语句,“长命富贵”的另一块桃符应写有“宜入新年”。包公于是巡查各宅门,查看哪家宅门缺少一块桃符,最终发现一宅门只挂有“宜入新年”的一块桃符,因此侦破这宗凶案。
匾额用途
除了门联,门匾是另一种呈现有关门的文化产物。这个横置在门顶的木牌,横者为匾,竖者为额,具装饰作用之余,亦显示建筑物名称及反映其性质的功能。匾额历史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期已有记载。匾额集辞赋、诗文、书法、雕刻于一身的艺术。匾额可分为牌坊匾、堂号匾、寿喜匾、字号匾、题字匾。
清朝法律规定,不同阶级身份的门户,家里的门匾用字都有不同。亲王及郡王的门匾才可以写“王府”,贝勒以下的则称为“府”,高官和名门望族用“第”,一般官员为“宅”,平民百姓写“家”。例如北京著名的恭王府、和敬公主府、大夫第、唐绍仪宅等。